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我校与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委会共同举办、教育科学学院和广西教育现代化与质量监测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举行。会议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心理学贡献”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余个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150余人参会。大会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5个,包括10个大会报告、29个专题报告和57场分组报告。
学校徐书业副校长致欢迎辞,介绍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徐副校长对本次会议在深化理论研究,推动学术创新,强化实践应用,服务社会治理,增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心理学会苏彦捷理事长向大会致贺词。西南大学赵玉芳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郭永玉教授主持并参与会议。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郭永玉教授作题为《从李约瑟之问到“卡脖子”之困: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的大会报告,从历史视角审视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范伟教授、武汉大学喻丰教授、广州理工学院雍少宏教授、海南大学傅安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陆静怡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高承海教授、南宁师范大学颜志雄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沈龙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亲社会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访诉求、心理贫困等社会治理主题作大会报告,从不同角度阐释社会治理现代化,解析社会治理的历史脉络、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讨心理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使命与贡献。
本次会议为全国心理学研究者搭建了跨地域、跨领域的重要平台,为从心理学视角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提供了学校心理学相关学科师生学术交流的机会,对扩大学校学术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