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老茶馆 > 正文

老茶馆

壮乡年味承古韵,华夏春光绽新颜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文/陆清涵 图/陆清涵 校对:容欣 审核:王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2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容欣
审核 王毅 终审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不同地域有着各具特色的年俗风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孕育出了许多独具壮族特色的传统风俗文化。在新时代,通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壮乡年俗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以年味装饰为笔,勾勒出壮乡新春的喜庆轮廓。早在春节的脚步临近之时,大街小巷已被装点得焕然一新。道路两旁高高挂起了红灯笼,翠绿的树叶与鲜红的灯笼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壮族的先民们会用天然草木然染就彩绳将辣椒串成长串挂在屋檐底下,或是用矿物颜料在木板上绘制“春牛图”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而在今天,广西的春节年俗融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人们会贴上寓意吉祥如意的春联,笔锋刚健有力,墨香悠远绵长,传达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传统美食为媒,传递出壮乡人民的团圆深情。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每一项都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年粽,主要的食材有糯米、绿豆和五花肉,它们在一双双巧手下被紧紧包裹在粽叶当中,再用棉线细细捆绑,经过高温炖煮,猪肉的鲜美与粽叶的清香融合得恰到好处。这一个个粽子,包裹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食材,更是浓浓的亲情,是对一年之中团圆时刻的珍视。

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演绎出壮乡节日的热烈欢歌。热闹的新年,舞龙舞狮表演必不可少,巨龙腾飞,雄狮跳跃,引得围观的群众连连喝彩。当然,在酒足饭饱之后,穿着传统服饰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活动。大家手拉着手,象征着壮族同胞团结一心,炽热的火焰则点燃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

以传承创新为帆,推动着壮乡年俗的时代远航。从前车马慢,客居他乡的游子即使在一年的团圆之时也无法归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鸿雁传书难寄相思之情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科技的发展让亲友之间远隔万里亦能共话团圆,一通视频电话就能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与家人分享新年的喜悦,而长辈们也可以通过微信红包传递祝福;线上年货节的兴起,让壮乡的传统美食走出大山,精美的绣球,织工繁复的壮锦等传统手工艺品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走向全国各地,古老的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壮乡年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与现代间的新年韵味,不仅让壮族人民感受到了春节期间的节日氛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更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编辑/葛秋煜)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