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活动

研课沙龙,助力创新——南宁师范大学教学沙龙第2期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张瑛瑛 校对:何怡平 审核:张胜前、黄尧 终审: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何怡平
审核 张胜前、黄尧 终审 宣传部

为了助力教师打磨参赛作品,提升教学创新能力,3月25日下午,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在明秀校区举办了第2期教学沙龙,主题为“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课例磨课研课”。参与沙龙的教师包括6名教创赛参赛选手、点评嘉宾以及旁听教师。本期教学沙龙分别在文星楼507、508教室分组同步进行。

在第一组说课环节中,化学与材料学院谌文强老师别具匠心,将抽象的化学分子具象化演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巧妙融合学科知识与生活实例,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音乐与舞蹈学院李贝贝老师在中国古典舞课程教学中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抛锚式教学法及数字教学平台、人工智能软件等数字化手段,为学生创设“数字探创”教学环境,创新“三阶四环”教学模式。外国语学院庞奔奔老师聚焦“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整合“校—企—行—政—事—社”多方资源,开展“跨境联合”人才培养,将产业难题融入课堂,锻炼学生思考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实施模块化弹性教学,建立多元反馈机制,推动课程创新改革。

第二组说课同样亮点纷呈。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雪老师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课程中,通过同课异构与同题异构的形式,提升学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高阶能力。围绕师德师风这条主线深挖课程中的思政映射点,引导学生乐教善教,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学院许秋群老师采用“经典文本拆解+AI辅助创作”的训练模式,依托微助教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在写作训练中自然融入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学院朱冬夏老师以OBE目标导向为引领,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中国大学MOOC课堂、SPOC自建资源平台深度融合,打造“线上学习平台+慕课堂监控+翻转课堂+ QQ群答疑+线下实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说课环节结束后,点评嘉宾针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精准“把脉”、现场指导。温向莉老师紧扣思政专业特色,结合广西区域特色与学校发展实际,为选手丰富思政教育教学设计指明方向;吴庆轩老师充分发本科教育教学督导优势,从教学基本功出发,对教姿教态、师生互动、教师语言等环节提出建议;李海革老师依据教创赛不同赛道侧重点,就教学资源选择和课程重心把握提出建设性意见;石亿老师深入剖析教案内容,强调要学科融合,指导参赛教师要围绕教学对象和目标精准设计解决方法及挖掘课程创新点;马骥老师从课程高阶性要求出发,从科研如何反哺教学角度给选手提出建设性意见;张胜前老师建议参赛教师从教师教育课程群师范生能力图谱构建、体现广西区域特色和课程专业特色典型优质案例资源的挖掘以及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等角度,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做好展示内容的改进。

此次教学沙龙的成功举办,为校内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下一步,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探索提升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举措,举办更多形式的研训活动,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通过“赛教研训融合”模式为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助力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参赛教师和嘉宾在教学沙龙结束后合影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